看漫画 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94章 旗帜

作者:请叫我陈总长 字数:3183 更新:2023-08-18 01:34:24

第194章旗帜

杨狗生和杨娃子不同,杨娃子的爹是生死不知,阿娘还在。但杨狗生的爹娘就死了,还死在了他的眼前,不是同里的杨娃子他娘投奔泰山太平道的时候,带上了他,杨狗生活不到现在。

狗生走了一会,想了想,又对前面的杨娃子道:

“娃子,你还是别和我一起了,你还有阿娘,咱们不一样。”

听到这话,杨娃子急了,道:

“狗生,说啥呢?俺不做逃兵。还有啥你的我的,俺娘就是伱娘。”

杨狗生泪水哗得涌了,他没说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张达的那一曲停在战场比较偏西的地方。所以,孙头带着这些娃子送饭队没走一会就到了。

他们入车营的时候,迎面就遇到一个套着铠甲的胖大军汉,看样式是个什将。孙头和这什将很熟,立马就和这什将说:

“张什将,你们曲部的饭送来了。有肉,趁热吃,后面多杀汉贼。”

那张姓的什么将闻言哈哈大笑:

“孙头你可就放心吧,对面那些汉狗,我视之为……,叫什么的?”

还是旁边他的伍长提醒:

“土鸡瓦狗。”

张什将忙点头,哈哈大笑:

“对,就是土鸡瓦狗。”

说完,他对一边的伍长道:

“张头已经和我说了,等打完这仗,就抬举我入横撞队,到时候我这什将的位置空出来,就留给你。你好好干。”

那伍长听了这话,晓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但也可能本来眼睛就小。

张什将一边让手下和这些娃子取饭,一边将杨娃子单独喊了出来,然后就带着他走到一处军帐前,还嘱咐杨娃子:

“知道你来肯定有东西要送给张头,你机灵些哈。”

杨娃子用力点头,然后就入帐了。

杨娃子进来时,张达正在军帐中给几个屯将下命令,布置下午的出击序列。娃子进来,站了会,张达差不多讲完,就让屯将们下去了。

屯将们看到这个送饭的杨娃子,内心了然,皆对着张达挤眉弄眼,直到张达骂了声,这些人才笑着出帐。

张达喊来杨娃子,黝黑的丑脸,羞涩的一笑:

“她让你送饭了?”

张娃子当然知道她是王小娘了,点了点头,就从怀兜里取出还温热的粟团,递给了张达。

张达一边吃,一边傻笑,还问:

“王小娘在老营怎么样?”

杨娃子不知道如何形容,只匮乏的说了句:

“蛮好的。”

“好,就行。”

发呆了会,张达就准备让杨娃子回去,后面有大战,他们这些娃子留在这危险。

但杨娃子半天没挪步,张达还正奇怪,杨娃子就道:

“将军,俺想入军,杀贼。还有俺兄弟杨狗生,他也要,咱们非要杀汉贼。”

张达笑了:

“入军好啊,但你们现在还不行,等你们成了丁,就来我军下。”

见张达不允,杨娃子急了,他拽着张达的袖子:

“将军,俺成丁了,你看看我这身量。”

杨娃子还要说,然后张达就让帐外的张什将送他出去。

最后杨娃子和杨狗生到底还是气馁地随着送饭队回老营了。二人一路都不说话,显然投军的热情被打得不清。

也是在送饭兵走没多久,突然中军方向开始第传来震天的锣鼓。然后散在汶水西岸泰山军的七个部,都开始敲响了锣鼓。

显然,泰山军要出战了。

孙头听到这个声音一慌,赶忙让送饭队跟进,他们要赶回老营去,这里虽然已经是战场后方,但万一从前面渗透进敌兵呢?他要为这些娃子负责。

但孙头加紧赶路的时候,却没看到他队伍里少了两个人,杨狗生和杨娃子人没了。

——

泰山军于禁部左曲将张达也听到了中军的锣鼓声,他立马让自己曲的二百甲兵开始列阵,随时准备突击汉军阵地。

张达三下两下吃掉了他的爱的粟团,然后就出帐准备指挥作战,而这时候从后面于禁本部驰来一骑。

张达一看,正是于禁去年收的义子于谨,一年多的将养习武,这少年已经有点英武气,这会正做于禁的传令兵。

于谨带着羽书飞驰而来,见到张达后,提前就下马,将飞书举给张达:

“左曲将,本军军报。”

张达接过羽书,看到军令,于禁命他将左曲甲士前移百步,随时准备作为先头冲击对面的东平路的汉兵。

见得了排头任,张达大喜,这一战结束,他也可以功勋左迁做个部将了,到时候在将老营的王小娘接来一起庆祝,到时候才是真的美。

张达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危险,他说的这些话,使得他浑身插满了旗帜。

张达收下军令后,带上了兜鍪,令麾下二百甲士以什为排,列一个二十排的竖阵。

竖阵的好处就是冲锋时,触敌面比较窄,那就受到的箭雨就比较少,而等到与敌接触前,张达部就会变阵,从竖阵变横阵,扩大触敌面,直接在整个阵线上对敌发起进攻。

在冲锋时变阵,泰山兵的精锐可见一般。

接到张达的军令后,各排头的什将束着兜鍪,举着旗枪就开始清点所在排的甲士。再清点完军数,只听号角一声,张达部就开始排着阵型出阵了。

一出阵,豁然开朗,原先死在东平国阵前的寿张兵的尸体,之前已经被他们的友军给拖到了一遍。

所以出阵的张达部最前排的甲士直接就看到地平线上,左山右水,对面是坚阵,戈矛铍林立。

最前排的这些甲士看到对面那架势就知道对面不是弱兵,但他们心里也觉得就是那样,能作为一阵排头的,哪个不是胆大的勇士?还怕这点阵仗?

张达所部并不是最先前出的泰山军,在他的右边,由纯山寮子弟组成的奚慎部已经带着五百鲁山营众冲上了皋山。

皋山不高,但在这快战场形势下就是唯一的制高点。奚慎的任务就是为全军夺下此高点,随时为全军传递军情。

和很多人以为的,只有热兵器时代才会争夺制高点不同,古代战争对高点的争夺同样看重,原因一方面是能自上而下行成冲阵,另一方面是获得更高的战场视野,能随时获得敌人的军阵调度信息。

奚慎没有花什么功夫就夺下了皋山,原来东平国兵之前得国相军令,全军下山,在山口旷野布阵狙敌。

从这里也看出像李瓒这样的名士,就是再果敢任事,但到底不善于用兵。不过这也难免,他们就是看过几册兵书,但内郡的这些名士又哪有多少机会能接触到真正的战争呢?是以多是纸上谈兵。

实际上,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整个战争艺术实际呈现一个触底反弹的情况。汉末大乱前,内郡普遍不太善于武事,对战争的理解也比较粗疏,但一个好处是,这个时期的士子和黔首普遍底子比较好,因为他们多有一个承平的生长期,有稳定的习武学文的空间。就连黔首的技击也多少有点,因为汉帝国的军事制度仍然保持着他的惯性,能让底层黔首也有机会习武。

但天下大乱后,这个过程就中断了。这个时候杀戮太盛,已经没有什么安稳的习武环境。此后战争烈度随着各自军将的娴熟已经越来越高,往往前期有三人敌的本事,到后面也就是一个一人敌的甲士了。这就是战争对所有人的成长,尽管这种成长是那么残酷。

东平国相李瓒因为经验缺乏,丢了皋山,但到底是第一流智慧的人,等皋山差上了黄巾贼的旗帜后,他立马意识到自己刚调度出了问题,遂命高雅领其部曲夺回皋山。

高雅有勇力,善骑射,好武事,是兖州一等一的豪杰。他曾杀人流亡,得李瓒庇护,受其大恩。是以李瓒相召后,高雅马不停蹄的就带着三百绛袄兵来助阵。

高雅这三百绛袴兵也有来头,手执长枪挎大矢,身穿绛色衣袴,裹青缠头,虽无甲,但在山间如履平地。

所以李瓒选高雅为将,让他带着三百绛袴兵去攻山,也算得用其人了。

高雅得军令后,大声喊喏,就带着三百绛袴兵冲上了皋山。而奚慎的五百鲁山兵,也善山地,所以两将就在这皋山上捉对厮杀。

这边已经前出的张达部甲兵,正缓慢的走着,他们每走十步就会停下在排一下阵线,然后再继续走,自始至终都排着严整的军阵移动着。

等他们移动到百步,距离汉兵前阵大概不到二百步的距离,最前头的甲兵已经停下了,然后张达部各排依次停军修整,这些中间的甲兵没有视野,一切行动都看自己的前排和最右边的排头什将的指挥。

而排头们就听最右阵角的张达的指示行动。而这会张达也频频看阵后,紧紧盯着后面的于禁本部,看其旗帜。

时间在这里被拉长,敌我两军的士吏们都有一种度日如年之感。而战场又是这么的安静,这是一种独属于大战前的安静。

突然一阵冲天的山呼海啸从皋山上传来,张达正纳闷,然后就看到远方天地际,一面“关”字大纛旗,摇曳在了对面东平国兵身后。

原来,关羽的左校尉部绕到了汉兵身后

看看,这就是兵法。张冲再一次分兵绕击,降维打击李瓒老头。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0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